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老年髋部骨折

文章来源:1983 更新时间:2020-08-06 [字体: ]【关闭

点击量:

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通常是指老年髋部骨折,主要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等。人一旦进入老年期,全身骨量丢失严重,骨质变得疏松,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特别是绝经后妇女,全身骨质处在一个十分脆弱的状态,不慎跌倒或轻微暴力即可能导致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骨折。老年患者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多种内科疾病,如不积极处理,原发病很有可能会随之加重。另外,很多人认为年纪大了经不起手术,很多老年患者发生髋部骨折后会选择保守治疗,那就需要长期卧床给予持续牵引,治疗周期一般在2-3个月左右,而且只能平躺,不能坐起和翻身,吃喝拉撒全部都要在床上进行,生活质量大打折扣,轻微一动,疼痛加重,不仅患者本人身心十分痛苦,而且大大加重陪护人员的护理难度,并且卧床时间久后还会导致肺部的分泌物排出就变得很困难,长时间淤积于中小气管中,成为细菌“培养基”,极易诱发肺部感染造成坠积性肺炎,而这种肺炎对卧床者来说可能是致命的;此外,长期卧床还会导致身体的骶尾部、肩甲部、足跟部因护理稍有不勤出现褥疮,肢体因疼痛拒动导致血流缓慢出现脑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生成,静脉栓子一旦脱落回流到肺部堵住血管导致栓塞,轻则昏迷、意识丧失,重则危及生命;还有便秘、泌尿道感染、心脑血管等并发症随之而来,髋部骨折本身并不可怕,但这些并发症会严重消耗患者的身体甚至生命。根据统计,老年男性发生髋部骨折的风险高达11.2%,女性更高达23%。老年髋部骨折后一年的病死率高达50%,也就是说一半的患者骨折后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死亡,也就是你身边每2个发生髋部骨折的人,就有一个在骨折后一年内离我们而去,这也是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的原因。        

保守治疗因为卧床时间长更容易出现并发症。手术治疗虽然有一定风险,但术后可以早期活动,可最大限度地避免长期卧床所致并发症,降低死亡率。老年髋部骨折与其他部位骨折治疗原则不同,生命在于运动,现在对于老年髋部骨折,应更新观念,提倡尽早、尽快救治,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早期给予手术干预治疗,以恢复老年人的部分甚至全部活动,减少卧床相关并发症。对于老年髋骨骨折的治疗,目前手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比如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人工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术等,术后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动;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动力髋锁定钢板技术也相当成熟,手术多在微创下进行,手术时间一般在一个小时之内,出血量也不大,绝大多数老人都可以耐受,术后允许患者早期部分活动。综上所述;老年髋部手术治疗的优点包括:①骨折固定或关节置换之后,能有效消除疼痛;②术后即可坐起、翻身,有利于心肺等重要器官恢复,减少并发症;③有利于大小便和皮肤的护理;④如果体力允许,术后早期即可在保护下下床站立、练习行走;⑤约1/2的患者经功能锻炼,在2~3个月能基本恢复到骨折前的活动状态。

版权所有:南阳市红十字会 地址:南阳市中州路363号 邮编:473000 电话:0377-63159704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豫ICP备13010699号-2

豫公网安备 41130302000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