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台思维助推救护培训提质增效
文章来源:2103 更新时间:2022-03-14 [字体:大 中 小]【关闭】
以平台思维助推救护培训提质增效
——山东省青岛市创新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的几点举措
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是红十字会的法定职责。今年以来,山东省青岛市红十字会按照改变思维方式、创新发展模式要求,着力增强平台意识,强化平台思维,以“建平台”“搭平台”为支撑,扩大红十字应急救护影响力,助推应急救护培训提质增效。
“云平台”助推工作信息化
2020年1月,青岛市红十字会与青岛脚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青岛市红十字会救护云平台”开发升级项目协议,在原“第一响应人”云平台基础上,改进数据接口方案,实现同山东省大数据对接,实现全市红十字系统救护员培训“一点登录,全网通行”,形成集网上注册、在线学习测试、应急信息发布、网上办证等功能于一体的互联平台,实现救护员管理信息化,应急救护信息平台化。
云平台按照“谁核准公布、谁负责管理”的原则, 进一步明确了培训时间、班次、培训讲师和助教信息,使培训质量、培训责任落到具体单位和个人,数据统计和分析高效速成,可实时查看全市红十字系统救护员培训动态。
云平台实现救护员证书电子化,网上制证权限全部下放区级红十字会,实现自动制证、自动编号,一证一号,并提供7×24小时多元化在线信息查询服务,其实用性、便捷性极大方便市民参与学习培训,提高了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成效。
今年疫情期间,青岛市红十字会充分发挥云平台在线培训、线上管理等功能,确保疫情防控与救护培训两不误,已完成救护员培训4830人,普及培训24300人。
“VR+”助力培训基地建设
标准规范的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建设是开展培训工作的基础和保障,直接关系到救护培训的数量、质量和效果。
青岛市红十字会在积极培育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将“VR+应急救护知识培训”项目纳入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建设重点,依托基地拥有的50台VR设备、12个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模块,积极探索“VR+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模式。
开展VR体验式培训,有效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VR科技具有可视化优势,将传统的图形和数据嵌入虚拟环境中,让体验者在虚拟项目中进行安全体验,大大增加了视听体验,让学习者具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从而全方位调动学习者的视觉和听觉,更好激发体验者的兴趣,增强学习的感受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丰富和创新了应急救护培训手段。目前,参加VR体验和学习群众已达2000余人次,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作者:俞志晓 山东省青岛市红十字会培训救援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