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传播救护生命技能的使者

文章来源:1040 更新时间:2018-08-22 [字体: ]【关闭

点击量:

做传播救护生命技能的使者

——记上海市普陀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洪颉


■  王瑾   姚佳琳

洪颉身上有许多“标签”——红十字知识传播师资、应急救护培训师资、普陀区救护培训教研组副组长……从她成为红十字志愿者的那一刻起,红十字的人道精神,与博爱、奉献、责任等特质,便交汇成她的人生底色。

从学习者到传授者

2008年,应急救护培训被纳入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普陀区各级红十字会积极推动培训工作进社区、学校、医院以及企业、餐饮、工地等重点领域。当时,在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担任护士的洪颉主动报名参加上海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资初训班,经过一周的封闭训练,成为一名合格师资。

同年5月,洪颉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开课普及急救技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她手写板书,为30名长征社区居民普及救护新概念、CPR心肺复苏与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急救技术。参加培训的居民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文化程度较低,她就手把手教,一边演示操作步骤,一边解释急救原理,受到居民们一致好评。

当时,普陀区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处于起步阶段,整个培训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统一的培训课件,洪颉决定“白手起家”,主动与区红十字会联系,边学边摸索,根据救护员培训和普及培训的课时要求分类制作多媒体课件。久而久之,长征镇周边社区、学校、工业园区等纷纷邀请洪颉为居民、职工、学生开展救护培训。

2015年,洪颉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充电并通过考核,获得上海市红十字会颁发的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传播师资证,成为普陀区红十字知识宣讲志愿服务队的一员。一年内,通过主题班会课、升旗仪式、晨会、午会等形式,为20余所学校2000余名青少年讲述国际红十字运动起源、历史发展、红十字组织宗旨、职能等,并传授基本救护技能。

此外,洪颉还积极参与普陀区红十字会“阳光成长”夏令营,为户籍低保、低收入家庭子女和外来务工家庭子女普及红十字运动知识、急救知识和简单包扎技能,降低暑假意外伤害的发生。身为应急救护培训教研组副组长的她,除了协助普陀区红十字会定期召开师资教研会之外,还帮助宜川中学附属学校开展市红十字会调研课题,对“青少年救护培训的体验式教学”开展分层、分类别研究与对比,为进一步创新校园救护培训模式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这是最有意义的事”

应急救护培训占据了洪颉大部分的业余生活,她总是精益求精,对备课、授课、练习、模拟演示每一个环节都精心准备。十年间,在洪颉和其他师资的共同努力下,普陀区应急救护培训取得了长足进步。2008年至今,已为全区18万余市民培训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数量在上海市红十字系统名列前茅。

2017年3月,普陀区红十字会开设“博爱普陀 ‘救’在周末”双休日专场培训,在上海市红十字系统开创了救护培训新模式。随着培训规模的扩大,培训人群从社区居民、学生拓展到了机关公务员、园区楼宇白领等,需求也发生着变化。洪颉坦言,“白领、律师等群体有着很高求知欲,我们不仅要针对需求设计不同的课件,还要解答各类关于常见病、突发事件急救的问题和疑惑,这就需要事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每次授课时,洪颉都会反复为学员演示心肺复苏等技能,“每分钟100次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每30次按压后要进行2次人工呼吸,反复进行直至心跳恢复……”一个个动作配合着解说,洪颉持续保持双膝跪地的姿势,甚至要站起来、跪下去来回多次演示,以便学员们更好掌握动作要领。一套流程下来,洪颉常常讲得口干舌燥,嗓子都沙哑了,但一看到学员们认真练习的劲头,她就会忘记这些辛苦,再一次手把手纠正学员的动作,“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传授,让大家对救护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掌握基本现场初级急救技能,才能避免在遇到突发状况时惊慌失措。”

普陀区红十字会连续六年举办应急救护技能联赛,洪颉一直参与其中。起初,她是参赛者,后来随着经验和专业的积累,她的身份变为了技术裁判。不仅在比赛前要向每位领队讲解急救操作要领,也在比赛中保持公平公正,不偏不倚进行点评。无论是培训还是竞赛,洪颉都全情投入,在她看来,“这是最有意义的事。”  


版权所有:南阳市红十字会 地址:南阳市中州路363号 邮编:473000 电话:0377-63159704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豫ICP备13010699号-2

豫公网安备 41130302000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