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3年 夫妻双圆救人梦

文章来源:2179 更新时间:2022-03-14 [字体: ]【关闭

点击量:

时隔3年 夫妻双圆救人梦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一对夫妇捐献造血干细胞



■  王金海

1月12日上午,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的李海华在泰州市人民医院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他的妻子陈国莲陪伴在旁。随着此次捐献顺利完成,李海华、陈国莲夫妇也成为全国第4对、江苏省第2对、盐城市首对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夫妇。

三年前,妻子陈国莲圆梦南京

2017年11月1日下午2时,在丈夫李海华和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王红的陪伴下,历经5个小时的科学采集后,38岁的盐都籍女子陈国莲顺利捐献27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捐献完成后,她向丈夫做了一个成功的手势,然后和丈夫一起,郑重地把自己在采集过程中写的亲笔信,递到医院工作人员手中,说:“请将这封信带给他(她),我们夫妻俩祝愿这位未谋面的‘亲人’早日康复!” 

陈国莲和李海华夫妇热衷公益,从2008年起就相互支持,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和相关公益活动。到如今,陈国莲已5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多年的献血经历,他们俩深切体会到健康生命的宝贵与奉献爱心的价值。2013年3月22日,夫妻俩在献血时,一起捐献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让我们比赛,看谁先实施捐献!后捐的要承担全部家务活哟。”两人笑着约定。

幸运光环先落在了陈国莲身上。2017年6月初,盐都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知她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型成功,她立即表达了捐献救人的愿望,李海华也全力支持。当年8月,陈国莲通过高分辨检测并体检合格后,李海华二话不说兑现承诺,主动承担了全部家务,让陈国莲充分备捐。

陈国莲和李海华在盐城经营废品收购站。生意不错,每天基本要从早晨5时忙到晚上7时。由于造血干细胞捐献从入院准备到采集,全程约需7天以上时间,李海华专门停掉生意,在陈国莲正式接受采集的前一天到南京看望陪伴妻子。“我很能理解患者及其家属寻找捐献者的急切心情,相比生命,我们的小生意根本不算什么!如果我有机会实现捐献,国莲也会全力支持的。”

除了打点生意,夫妻俩还要照顾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为了保障陈国莲顺利捐献,她的母亲也专程到她家帮助看家做饭带孩子,“我姑娘去救人,我老婆子来帮忙是应该的;如果女婿将来也去救人,我还来把他们家照应得妥妥帖帖,让他们放心去做好事!”周边邻居纷纷点赞。

成功捐献后,陈国莲成为盐都区第6例(女性首例),盐城市第44例、江苏省第60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三年后,丈夫李海华圆梦泰州

2020年3月16日,李海华接到盐城市红十字会通知,他与一名2018年出生的患有地中海贫血的男孩初配成功,HLA分型10个点位全相合。

“造血干细胞的配型成功几率只有万分之一,甚至十万分之一,竟然让我们俩都遇上了。”李海华惊喜,陈国莲更是振奋。

“我经历过了捐献,安全又轻松,还能和全国各地的捐献者分享,感受到了无限的幸运与快乐。当然,我也是‘认账’的,这就去做家务,我要在你实施捐献前后把你照顾得比我更好!”陈国莲笑着把喜悦分享到了朋友圈,朋友们纷纷点赞鼓励。

后因疫情影响,李海华的捐献日程延期,但两人丝毫不放松,时刻准备着。

机遇不负有爱人。按照江苏省造血干细胞资料库管理中心通知,2021年1月7日,41岁的李海华在盐城市及盐都区红十字会、盐南高新区工作人员的欢送下奔赴泰州备捐。

1月12日下午1时4分,历经5个多小时的采集,李海华在泰州市人民医院南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捐献27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由于疫情防控需要,这份宝贵的“生命种子”受中华骨髓库委托,由上海一家快递公司派人专门接送。当天下午3时45分,快递员带着这袋珍贵的造血干细胞,从扬泰机场直飞重庆某医院救助一名3岁的血液病患者。

此次捐献,陈国莲兑现承诺,暂停生意陪伴在李海华身边。“赚钱的机会有很多,但生命不能等待,没有什么比拯救生命更重要!我们真的是有缘分,都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儿。”两人相视而笑。

版权所有:南阳市红十字会 地址:南阳市中州路363号 邮编:473000 电话:0377-63159704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豫ICP备13010699号-2

豫公网安备 41130302000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