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红十字会:玉树地震24.75亿元捐款“落地生根”(转载)

文章来源:228 更新时间:2014-04-14 [字体: ]【关闭

点击量:

人民网玉树4月14日专电(记者:王浩)今天,世人再次把目光投向新玉树。玉树地震后,全国各族人民爱心大爆发,截止到2013年12月25日,仅青海省红十字会就接受社会捐款90027笔,总额26.49亿元。

这笔巨额善款都是谁捐的?用在哪里了?效果如何?理所当然引起社会关注,青海省红十字会用“公开、透明、规范、高效”四个关键词给全国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让捐赠者放心是慈善组织的义务

在接受记者采访前,青海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孙林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2012年8月13日,江苏省红十字会和捐赠企业代表到玉树考察对口援建项目。代表团中有位时年68岁的胡寿根老人,他是苏州市退休民警,为玉树捐赠善款50万元,是江苏省个人为玉树地震捐款最多的。我们了解到,老人家住的是50多平米的老房子,家里的家具油漆都掉了,老两口吃的是泡饭就咸菜,日子过得十分简朴。

老人完全可以用这50万元改善一下生活条件,可他宁愿自己受苦,却把一辈子的积蓄全部捐给玉树重建。当他从网上看到玉树实施的项目工程造价比苏州高,就亲自随着考察团来玉树了解情况。

其实,在这90027笔捐款者中,有很多人像胡老先生一样并不富裕,却心甘情愿自己过苦日子,也要竭尽所能去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正是这涓涓细流,汇集成了爱的海洋。“作为人道公益组织,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捐款去哪里了,大家的捐款办成了啥事。”孙林动情地说。

线上公开透明,让爱看得见

让老人起了疑心,决定亲自来玉树走一趟的始作俑者,就是青海省红十字会捐赠信息公示平台。

据青海省红十字会副会长吴有祯介绍,为了方便公众对捐赠款物及项目进度进行查询和监督,2011年6月,他们自主研发了青海省红十字会捐赠信息公示平台,并于2012年1月1日正式上线。公示平台分为项目公示、捐赠公示、物资公示、求助信息等10个版块。

点击项目公示中的“捐赠资金构成表”可查询每笔资金的来源和金额,其饼状和柱状图示直观反映了资金来源及比例;点击捐款公示,可查询捐赠资金的收入公示及支出明细,通过银行捐赠的24小时内上网公示,现场捐赠的10分钟可查;点击项目图片、项目视频,还可查看进度。

在玉树,胡寿根了解到当地的人工工资是江苏省的好几倍,工程物资大部分是从800公里远的西宁运来的,运费和人力装卸费用随之提高,工程物资价格比内地高出很多,而玉树当地一年当中只有半年时间可以施工,工程进度也比内地周期长,工程造价确实要比内地高出很多。

返回西宁之后,孙林又当面向胡寿根演示了捐赠信息公示平台。胡寿根老人的疑虑彻底打消了,当即决定加入到青海省红十字志愿者的队伍当中,随时做好志愿服务工作。不久,孙林收到了胡寿根寄来的一封信,信中写道:“你们不官僚,你们用心了,分分用在刀刃上,我们放心了”。

线下规范高效,落地生根

信息化建设只是一个手段,是公信力建设的一部分,要想建立起真正的社会公信力,还要完善红会的内部治理结构,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组织执行力,使之运转规范高效。对此,青海省红十字会有着清醒的认识。

为了加强资金管理,青海省红十字会在玉树设立了捐赠资金管理中心,做到资金封闭运行、专户管理、按时拨付,确保每一笔捐赠款物规范管理、阳光操作。在捐建项目实施过程中,他们健全项目档案、建立反馈机制、及时通报项目进展,先后接待国内外兄弟红会、捐赠者代表、媒体记者赴灾区考察500余人次。

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的《关于援助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备忘录》精神,中国红十字会系统投入23.33亿元重建资金,对接援建教育、卫生、文化、民房、备灾设施等92个重建项目,经过三年努力目前已基本完成。

另外,他们还投入2.1 亿元资金,推进民生项目有序开展。立足灾区民生需求,实施以改善灾区群众生产生活为内容的民生项目,涵盖助学、助残、助医、助困、再生育、技能培训等领域,共投入救灾救助款物2162.51万元。实施了“牧民新生活”、教职工太阳能配发、乡村教师、村干部体检,灾区群众大病筛查、“博爱助残”、“博爱助学”、参唐卡培训等项目,受到了灾区群众的广泛好评。

受捐虽易,用好不易,青海红会且行且珍惜。 

版权所有:南阳市红十字会 地址:南阳市中州路363号 邮编:473000 电话:0377-63159704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豫ICP备13010699号-2

豫公网安备 41130302000200号